首頁 >麵家翹楚> 薪火相傳

  薪火相傳

切仔麵的四代傳承  
       從周烏豬開始在湧蓮寺廟口賣麵開始,至今已有八十幾年的歷史歲月,切仔麵已經傳承了四代,在台灣各地開枝散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台灣美食。在台灣,子承父業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家族企業的接棒過程中,有哪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呢?我們來說給大家聽聽!
 
阿三切仔麵的傳承----從探索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阿三切仔麵老闆陳忠信先生是這間麵店的第二代傳人,八十多年前,父親在洲後村河堤內搭起棚子,經營麵攤生意,而陳老闆雖然自小在麵攤店長大,卻對於經營麵攤生意興致缺缺,他中心還有夢想要完成,於是他選擇當上班族,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在繁重與枯燥的工作中,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這種時不

我予的感覺是他又再次回到自己的老店,重新檢視這個陪他成長的地方。

       陳老闆在10幾年前接下父親的事業後,開始用心經營,他始終相信「設定好目標,努力用心的去做,即使無法達到一百分,但至少已經在往目標前進了,當你設定的目標又比別人高一些時,達到的成果又將離一百分不遠了。」因此,這十年來,不管在口味上,環境衛生,店內裝潢,都要做到最好,給來店用餐的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如今,阿三切仔麵已經在蘆洲打響名號,每天顧客絡繹不絕,我們不禁好奇,陳老闆還會把這個麵店棒子交給自己的兒子嗎?

      陳老闆笑著說,「我也曾經猶豫過是否要接續這項傳統事業,所以也很難要求下一代的孩子們來傳承,但如果孩子們將來有一天,也和我一樣,對於傳統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或許他們會回過頭來,用他們的方法,再接續下去,到那時又是一番不一樣的狀況了,我會從旁協助,也會樂觀其成!

   
大廟口切仔麵的傳承----惜福、感恩再報恩
     大廟口切仔麵老闆周乾坤先生的廚藝傳承於楊萬寶師傅,傳承到老闆手中已經第四代了,老闆細細告訴我們這段歷史。

      在日據時代,楊萬保師傅就跟著周烏豬師傅在湧蓮寺廟口賣麵,當初生意並不太好,等台灣光復後,楊師傅自立門戶,改良湯頭配方,漸漸在廟口打出口碑,生意越做越好,楊師傅當時收了兩個徒弟--阿成、阿賜。而這位阿成就是老闆的舅舅。老闆在結婚之前,還只是一個

普通的上班族,工作辛苦薪資卻低的可憐,因為成家立業後有經濟上的壓力,在母親的建議下,到他舅舅--李春成先生當學徒,開始學習如何經營一家麵店。老闆笑著說,他十分的感恩,感謝舅舅、舅媽留給他的一切,這份恩情會永遠放在心頭。    

      而今,老闆希望能傳承這一份恩情,照顧好家族晚輩,把所有知道祕方與方法,毫無保留的交給兩個姪輩。

      這兩個小師傅是師傅的孫姪輩,算起來也是第五代了,來學功夫也一段時間了,每天跟著周師傅清晨五點就早起準備了,七點多就有等著吃早餐的顧客來,所有的事前工作都要在顧客進店前完成,才能奉上一碗又香又好吃的麵,滿足他們。剛開始學功夫的時候覺得很辛苦是因為,工作時間很長,又容易燙傷,煮麵的技術還沒熟練前,容易手忙腳亂,但周師傅仍要求我們照著古法一步一步的去做,為的還是要給每一位熟客人、

新客人一碗最道地的美味,剛開始也不懂為何要如此堅持?慢慢的才知道,唯有堅持好的傳統,顧客才會認同我們,他們才會一吃再吃,回味無窮!看到他們吃得如此津津有味,我的心裡也開始有了要繼續下去的想法。
   
湯頭滋味的傳承  
       每家店都有他們熬煮湯頭的方法,堅持用最新鮮的豬大骨和三層肉熬煮,不加味精是每個店家的堅持。五十年前,楊萬寶先生即使已經把店家交給了阿成、阿賜兩個徒弟,仍然要求他們每天早上十點,要親自送一碗麵給他吃,目的就是為了檢察他們的湯頭味道有沒有跑掉,從這個動作可以看出湯頭是切仔麵的靈魂,也是對傳統古法的尊重與堅持。,

 

人情味的傳承
 
         我們發現大廟口店家並沒有提供菜單,只聽到老闆娘裡裡外外忙著招呼客人,不禁令人好奇,老闆的用意是什麼?老闆笑著說,「我們跟客人之間,隔著一份菜單,就少了一份人情味了。在點菜的過程中,與客人互動,寒暄聊天,情味才會有,況且有些老人眼睛不好,讓他們用菜單點菜,真是辛苦他們了。」老闆說,這是舅舅給我的觀念,我也會把這觀念教給那兩個姪子,希望這份對顧客的情味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