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之二三事什麼是木屐 /  木屐的製作  /  木屐的種類 / 木屐的歷史傳說/

 

木屐的製作

    製作木屐的方法可分為兩種:

一、傳統做法:

    先以刀、斧、鋸來劈成木屐大小的長度,再分別以大人或小孩的腳型尺寸大小為模製成粗胚,再以鉋刀將中間的木材削掉,鞋頭底較低,鞋跟處較高,最後釘上屐帶完成。

二、現代做法:

    木屐的粗胚先由機器做成,再貼上繡面花紋,釘上屐帶即成,較為傳統式省時省力,但是式樣較固定無變化,且少了手工的親切感,更何況手工還可依左右腳型製作呢!而手工木屐的製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畫:一塊木材要變成一雙木屐,得先挑選陰乾的木材,。然後用模板在木材上畫出木屐的初型線,用機器或人工切割,分開時就自然有弧度,且一切就是一雙,沒有一個部分被浪費掉。

2、晒:用機器鋸出初型後,便要拿去太陽底下曝曬一星期左右,使木屐比較不易腐壞。

 3、砍:使用斧頭,細膩的削出鞋緣的弧度。

4、泡:將木屐初型泡在裝滿水的桶子中,是為了使木屐在鉋的過程中不會因木材乾澀而不好磨。

5、刨:老師傅在特製傾斜的平台上,腳一彎,一頂,就固定木屐開始磨了。

6、再刨:木屐是穿在腳上的,當然要穿得舒舒服服,老師傅細心的修飾,將木屐的表面、稜角或屐跟磨的很光滑。

7、漆:將磨好的木屐鞋台漆上一層又一層的亮光漆。

8、釘:最後在屐面上裝釘屐耳,這樣一雙木屐就大功完成了。

 9、屐:素素淨淨的,就是令人懷念古早木屐的成型。 

木屐的製作工具

製作一雙木屐一點也不簡單,就以傳統手工製作來說,過程看似簡單,但是手持五斤半重的斧頭,削劈硬度極高的山黃麻木,需要極高的技巧與力道,做木屐像學功夫一樣。斧刀大,斧柄短,用虎口一握,大斧就得像小刀一樣的動作,細膩到削出鞋緣的弧度,因此,要將山黃麻木劈成木屐雛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雙木屐約需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現在,使用機器做一雙木屐平均只用十五分鐘,師傅們所有的動作都是一氣呵成。先將一塊木材不偏不倚中分為二,然後用斧頭把方方正正的外緣削成有圓有弧的,之後開始用刨刀磨起正面和邊緣來,然後釘上鞋耳,便完成一雙木屐,與傳統手工比較起來,真的是快了很多。

    製作木屐時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多,主要有刀、斧、鋸、鉋刀、鐵鎚、鐵釘等等,再配以砍、劈、剁、削、鉋、鎚等步驟,便可以製作一雙木屐。

    傳統製作木屐的工具大約有以下幾種:

刀:是用來切割木屐最原始的初型。

斧:砍、劈、剁、削等步驟,都是由一隻斧頭所包辦的。

鋸:是用來鋸成木屐所要的尺寸、形狀。

鉋刀:主要的功用在於鉋平表面、稜角或屐跟,使木屐表面成光滑。

鐵鎚:釘屐帶時所用。

鐵釘:用於固定屐帶。

 

  

  網界博覽會     瀏覽最佳模式:800 × 600 , 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 瀏覽器
本網站由鷺江屐車隊設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