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即永恆的藝術—發現紙紮之美

紙紮二三事

◎紙紮由來的傳說

紙紮師傅們都是從小刻苦耐勞的由學徒做起,要經過三年四個月的磨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師傅。師傅們的設計圖大多是在自己的腦海裡,沒有文字記載,只能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一代傳一代。
紙紮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傳說一:根據《台灣鄉土藝術賞析》一書提到,糊紙業是古老技職之一,他們供奉的神明是長城先師。「因為唐朝李世民為建立國家,而殺戮眾多,一生作孽太多,夢境遊地府時,發現地府的孤魂野鬼沒有房子住,吃不飽穿不暖,紛紛向他乞討,回到陽世後便命令他的大臣長城公做紙人代替陰魂,來超渡唸經,就這樣相傳下來」於是人們也因此做紙人超渡冤魂,以求平安。 但是真正「燒紙人」可能是由中國古代民間習俗演化而來。因商代以前皆有用活人、活馬陪葬的習俗,而到商代有奴隸殉葬的習俗,並逐漸以陶俑代替活人活馬殉葬。因用活人殉葬,未免太過殘忍,於是逐漸使用陶俑、泥人來陪葬等,近來由安陽殷墟中發掘出大量殉葬奴隸的遺骨骸中三件帶枷的奴隸「陶俑」,可知商代後期曾逐漸使用陶俑代替活人、活馬殉葬。而西周時代出現了「芻靈」(束草為人形即「草人」),用為明器葬於墓中,於春秋戰國有用「木偶人」的「俑」殉葬。而「秦兵馬俑」的出土更證明用「人俑」、「馬俑」代替「活人」、「活馬」的殉葬,而秦始黃發動這麼浩大的人力物力,做這些千軍萬馬的「兵馬俑」也是承襲上古商周之「習俗」與「道教前期」之神仙長生思想。由此可知「俑」乃古代社會中,人殉葬的習俗逐漸演變而來,而到唐太宗之後即有「燒紙人」的習俗演化,故「燒紙人」、「靈厝」乃承襲此一思想而來。

唐太宗-李世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唐太宗)

傳說二:根據《台灣的老行業》一書提到,相傳是龍王私下竄改降雨量,致使大雨氾濫、死傷無數,因此觸犯天條下令斬首,而執刑斬首的官吏為身兼天庭職務及唐太宗重臣的魏徵,於是龍王便托夢唐太宗解危,未料陰錯陽差下,仍讓魏徵於夢中斬了龍王。龍王死後心有不甘,至地府告狀,遂使唐太宗昏迷數日,靈魂出竅至地府遊蕩。在行經枉死城時,看到那裡的鬼魂飽受折磨,吃不飽穿不暖,沒有錢用,也沒有房子住,紛紛向他求討,嚇得他立即甦醒。重返人間後,他燒化了大量的紙厝、紙錢和各項祭品給那些孤魂野鬼。不久這個消息傳遍天下,民間競相仿效。時日一久,燒紙厝;祭品便成為喪禮的一環,而唐太宗也成為糊紙業的祖師爺。

靈異事件簿

 紙紮師傅們的使命就是要幫喪家們製作紙紮作品,在以前物資缺乏的年代,師傅們甚至都要住到喪家去製作,幫喪家守靈。因為他們心存正念,師傅們大多沒遇到過令他們害怕的靈異事,反而聽到的多是溫馨的感人的事情。

新莊王師傅:本人沒有遇過,但父親過世時,曾製作一座大型紙厝燒給父親,父親拖夢給家人,表示收到了,但告知太浪費了,不需如此鋪張。

八里陳師傅:「喪家來為親人訂製紙紮,當猶豫不決,不知該選擇何種樣式時,會突然發出聲響。」這樣的聲音,暗示喪家往生者所喜歡的紙紮樣式,實在非常神奇。

  1. 蘆洲葉師傅:本人也沒有遇過,但曾有喪家遇過,因大房那邊的香爐突然燒起來,問過乩童後得知大房過世時沒有幫她做功德,要求也要做,因此找師傅訂製紙紮燒給她。
 

參考文獻資料:
翁峰山著(2002)。台灣鄉土藝術賞析。台北:正一出版。

羅秀華著(2004)。台灣的老行業。台北縣: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