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白米木屐村 /  蘆洲與木屐街  /  沈沒與生機

 

一樣在觀音山下,卻宛如兩個世界

蘆洲與木屐街 關於蘆洲 /  拜訪老 /  

關於蘆洲

      蘆洲市位於臺北盆地西北部,淡水河下游西岸。東北隔淡水河與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相望,西接五股鄉,東南與三重市毗鄰,地勢低平,由東南向西北漸低,略向西北傾斜。蘆洲為大漢溪與新店溪兩溪沖積沙洲,土壤肥沃,適於農耕。

      古時的蘆洲,是淡水河畔的低平沙洲。水澤遍布,河岸兩旁蘆草叢生,每當蘆花盛開時,花絮紛飛,白茫茫的景觀,煞是好看。夜晚月上樹梢,蘆花泛著淡黃月色,微風吹拂,猶如浪花飛舞,頗有思古之幽情,因此常令騷人墨客,徘徊其中,故當時有「蘆狄泛月」之美稱,列為淡水八大景之一。

      日據時代,約於西元1920年〈日大正元年、民國九年〉日人設鷺洲庄於此,光復後稱鷺洲鄉,轄區包括現今三重一帶,及至民國三十六年,與三重分治,正式命名為「蘆洲鄉」。

      雖然擁有美景和肥沃的土地,因為水患頻仍,蘆洲仍是人口不多的鄉鎮,在民國七十一年因中央核定之「三重永和都市建設計畫」及台北地區防洪計畫初期計畫與二重疏洪道的完成,水患的問題解決了,加上往台北的交通方便,於是外來人口遽增,於民國八十六年由「蘆洲鄉」升級為「蘆洲市」。

蘆洲36∼91年的人口統計及增減統計表

年度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合計

10754

10932

11546

11967

12275

12359

12611

12840

13185

13322

13608

14514

15001

15394

較上年度增減數

 

178

614

421

308

84

252

229

345

137

286

906

487

393

年度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合計

15853

16442

16948

17377

17899

18757

19571

20979

22452

24609

26396

27518

28244

29443

較上年度增減數

459

589

506

429

522

858

814

1408

1473

2157

1787

1122

726

1199

年度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合計

31825

34247

36675

39926

42755

46256

48568

52894

56795

60878

65757

71042

78074

88428

較上年度增減數

2382

2422

2428

3251

2829

3501

2312

4326

3901

4083

4879

5285

7032

10354

年度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合計

97874

104972

112560

119354

125890

131956

138727

146144

152384

155843

160516

較上年度增減數

9446

7098

7588

6794

6536

6066

6771

7417

6240

3459

4673

年度

89

90

91

合計

165595

169316

173209

較上年度增減數

5079

3721

3893

 (資料來源:蘆洲戶政事務所)

img5.gif

img6.gif

 

      從上面的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蘆洲人口成長的迅速,從民國36年蘆洲的行政區域確定之後的一萬多人,到去年(民國91年)的十七萬人,蘆洲市其實已經是一個都會區。

      大量的增加是從民國71年開始(也就是二重疏洪道整治完成,不再有水災時)所以,我們可以將此畫一個界線,假設在民國71年後增加的人口為外來人口,民國70年前的就設為本地人,那本地人和外來人口的比例是48568:(173209-48568),比值約為0.38,也就是說現在100個蘆洲人大概只有38個人是本地人,其餘的62個人都是外來人口,當然這已經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所以也就難怪我們會覺得蘆洲幾乎是一個沒有什麼歷史感的地方。

 

  

  網界博覽會     瀏覽最佳模式:800 × 600 , 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 瀏覽器
本網站由鷺江屐車隊設計製作